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马均
马文波
明东风
朱庆森
杨建昌
周开达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 扬州大学农学院
[3]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 温江
[4] 四川 温江
[5] 江苏 扬州
关键词
重穗型; 杂交稻; 产量; 光合作用; 物质积累和转运; 高产育种与栽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主要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重穗型杂交稻具有更高产量潜力,其高产主要依赖于大“库”、籽粒的正常充实使单穗重大幅度提高。后期LAI的适当降低、高效叶面积率的增加、根、叶不早衰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其“源”足的主要因素。齐穗后重穗型杂交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的机理是剑叶Rubisco活性的提高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具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浓度下对CO2有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光合“午休”现象较轻,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密度乘以其气孔开度)大也是重穗型杂交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杂交稻抽穗后物质积累优势明显,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均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与籽粒充实关系的研究 [J].
马均 ;
周开达 ;
马文波 ;
汪旭东 ;
明东风 ;
严志彬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5) :576-579
[2]   重穗型杂交稻冈优527的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马均 ;
黎汉云 ;
李仕贵 ;
田彦华 ;
高克铭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4) :29-33
[3]   重穗型杂种稻光合和光合产物运转特性研究 [J].
严进明 ;
张荣铣 ;
焦德茂 ;
陈炳松 ;
张红生 .
作物学报, 2001, (02) :261-266
[4]   稻叶气孔性状研究新方法 [J].
陈温福 ;
程红卫 ;
刘丽霞 ;
徐正进 ;
侯秀英 .
作物学报, 2000, (05) :623-626+643
[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源量及有关光合生理指标的研究 [J].
曹树青 ;
翟虎渠 ;
张红生 ;
张荣铣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2) :27-30
[6]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7]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J].
周开达 ;
马玉清 ;
刘太清 ;
沈茂松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403-407
[8]   水稻品种的源库关系与调节对策简论 [J].
戚昌瀚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1) :1-5
[9]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J].
朱庆森 ;
曹显祖 ;
骆亦其 .
作物学报, 1988, (03) :182-193
[10]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宪政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