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的区域分异

被引:17
作者
周立志
马勇
叶晓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安徽淮北,北京,北京
关键词
啮齿动物; 中国干旱地区; GIS; 物种分布; 区域分异; 栅格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837 [啮齿目];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搜集整理我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地理分布数据 ,通过生境分析 ,确定啮齿动物分布区。基于GIS技术 ,以面积约为 6 470km2 的 76 6个栅格收集我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的二元分布数据 ,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法 ,依据欧氏距离平方值 ,将地理分布单元划分为若干个组。结果表明 ,当欧氏距离平方值分别为 11 379、17 0 6 8、 2 2 75 8和 2 8 44 7时 ,76 6个地理分布单元依次可分为 30、 9、 5和 3个组。分布单元组的物种组成比较和生态型分析表明 :①在我国干旱地区的海拔较低地带 ,景观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 ,地理分布单元组亦呈现相应的分布格局 ,喜湿的物种逐渐减少 ,耐旱的种类增加 ;②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寒漠与蒙新温性和暖温性荒漠啮齿动物物种数和组成相近 ,物种多样性低 ;③阿尔泰山地及南麓平原啮齿动物组成较为特殊 ,寒湿啮齿动物成份最高 ;④东祁连山地及其北麓以及伊犁谷地、额敏谷地、伊犁天山、准噶尔界山及东麓山前平原的啮齿动物成份较为复杂 ,物种多样性较高。我国干旱地区东部啮齿动物的物种密度和多样性高于西部 ,但在东部草原和西部荒漠之间的过渡区物种密度较高 ,表现出物种生态地理分布的边缘效应 ,体现干旱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与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以及山地和高原等特殊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沙鼠亚科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J].
周立志 ;
马勇 ;
李迪强 .
动物学报, 2001, (06) :616-624
[2]   大沙鼠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J].
周立志 ;
马勇 ;
李迪强 .
动物学报, 2000, (02) :130-137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J].
周立志 ;
李迪强 ;
马勇 ;
叶晓堤 .
动物学杂志, 1999, (05) :52-56
[4]   阿拉善地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 [J].
孙庆 .
动物学杂志, 1997, (03) :50-51
[5]   宁夏啮齿动物区系及动物地理区划 [J].
秦长育 .
兽类学报, 1991, (02) :143-151
[6]   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J].
纪维红 ;
陈服官 .
兽类学报, 1990, (01) :23-30
[7]   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兽类分布的趋势 [J].
张荣祖 ;
林永烈 .
动物学报, 1985, (02) :187-197
[8]   中国动物地理区域 [J].
郑作新 ;
张荣祖 .
地理学报, 1956, (01) :93-109
[9]  
中国动物地理.[M].张荣祖著;.科学出版社.1999,
[10]  
甘肃脊椎动物志.[M].王香亭主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