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3
作者
朱有志
周海燕
机构
[1]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节约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为了评价节约型社会建设水平,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生产成本型节约、消费适度型节约、效率提高型节约、循环利用型节约、环境保护型节约、资源储备型节约、文化制度型节约7个准则层共4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应用研究。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各省份各准则层节约分值及综合节约分值。用聚类分析法将各省份分成3种节约类型:相对高度节约类型、相对中度节约类型、相对低度节约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属于相对高度节约和相对中度节约类型的省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正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人们的节约意识较强;属于相对低度节约类型的省份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产业结构仍处低水平状态。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刘晓洁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382-391
[2]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研究 [J].
欧阳丽伟 ;
何德文 ;
柴立元 ;
姜文英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3) :117-120
[3]   南京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规划研究 [J].
王志宪 ;
虞孝感 ;
唐琦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05) :551-555
[4]   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评价 [J].
章波 ;
黄贤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22-25
[5]   节水型社会评价研究 [J].
陈莹 ;
赵勇 ;
刘昌明 .
资源科学, 2004, (06) :83-89
[6]   论资源节约型农业结构 [J].
李荣生 .
资源科学, 1999,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