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甘肃晚第三纪地层及哺乳动物化石
被引:9
作者
:
谢骏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谢骏义
机构
:
来源
:
地层学杂志
|
1991年
/ 01期
关键词
:
化石层;
中新世;
生物层;
第三纪;
地层;
地质构造;
盆地;
上第三系;
上第三纪;
晚第三纪;
哺乳动物;
甘肃;
D O I
:
10.19839/j.cnki.dcxzz.1991.01.00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甘肃晚新生代地层相当发育,其中新第三纪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早为国内外所瞩目。1920年 E.Licent在庆阳一带采获丰富的三趾马动物群。J.G.Andersson(1925)在永登咸水河发现了中新世的化石,1935年杨钟健等又在该处采集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在甘肃西部,B.Bohlin(1942、1946)在党河流域塔崩布鲁克(Taben-Buluk)’的西水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34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山西静乐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群及静乐组的时代讨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元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
(03)
:181
-194+241
[2]
Dinocrocuta gigantea头骨的发现
[J].
邱占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邱占祥
;
谢骏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谢骏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阎德发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
(02)
:128
-138+167
[3]
记甘肃和政新发现的大唇犀类化石——兼论中国“对鼻角犀”的性质[J]. 邱占祥,谢俊义,阎德发.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5)
[4]
青藏高原北缘发现三趾马等化石
[J].
谷祖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
谷祖纲
;
王瑞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
王瑞龄
;
党运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
党运鸿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5,
(03)
:246
-246
[5]
中国陆相新第三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传夔
;
吴文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吴文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邱铸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3)
:163
-178+257
[6]
甘肃天祝松山第二和第三地点化石及松山上新世哺乳动物群
[J].
郑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郑绍华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03)
:216
-227+278
[7]
华北几个地点的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邱铸鼎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9,
(03)
:222
-235+275
[8]
甘肃庆阳上新世鬣狗科化石
[J].
邱占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邱占祥
;
黄为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为龙
;
郭志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郭志慧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9,
(03)
:200
-221+269
[9]
甘肃、宁夏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长康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2,
(02)
:162
-172
[10]
甘肃秦安晚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
[J].
翟人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翟人杰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1,
(03)
:262
-268
←
1
2
→
共 14 条
[1]
山西静乐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群及静乐组的时代讨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元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
(03)
:181
-194+241
[2]
Dinocrocuta gigantea头骨的发现
[J].
邱占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邱占祥
;
谢骏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谢骏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阎德发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
(02)
:128
-138+167
[3]
记甘肃和政新发现的大唇犀类化石——兼论中国“对鼻角犀”的性质[J]. 邱占祥,谢俊义,阎德发.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5)
[4]
青藏高原北缘发现三趾马等化石
[J].
谷祖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
谷祖纲
;
王瑞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
王瑞龄
;
党运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
党运鸿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5,
(03)
:246
-246
[5]
中国陆相新第三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传夔
;
吴文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吴文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邱铸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3)
:163
-178+257
[6]
甘肃天祝松山第二和第三地点化石及松山上新世哺乳动物群
[J].
郑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郑绍华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03)
:216
-227+278
[7]
华北几个地点的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邱铸鼎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9,
(03)
:222
-235+275
[8]
甘肃庆阳上新世鬣狗科化石
[J].
邱占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邱占祥
;
黄为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为龙
;
郭志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郭志慧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9,
(03)
:200
-221+269
[9]
甘肃、宁夏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长康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2,
(02)
:162
-172
[10]
甘肃秦安晚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
[J].
翟人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翟人杰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1,
(03)
:262
-268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