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尺度的黄土高原乡村干旱脆弱性及适应机理

被引:9
作者
石育中
王俊
王子侨
鲁大铭
杨新军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户干旱脆弱性; 适应机理; 鲁棒性分析;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干旱脆弱性及人类对干旱的适应机理分析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西北地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研究的新视角。本文运用Turner脆弱性分析框架,将其改进应用到黄土高原乡村农户的干旱脆弱性及其适应领域,选取榆中县和长武县气象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指数法、差异性分析和鲁棒性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指标权重、农户干旱脆弱性指数及其差异性与脆弱性指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与检验,并从适应能力、适应策略和适应模式三个层面揭示适应机理。主要结论为:(1)中连川乡农户干旱脆弱性指数大于洪家镇,且不同村落间农户干旱脆弱性指数差异显著;(2)农户干旱适应机理为暴露—敏感性影响农户收入,农户生计系统是适应干旱暴露扰动的决定因子,农户类型、生计方式、土地利用、灌溉设施和政策扶持的差异性产生不同的适应模式和适应效果;(3)农户干旱脆弱性指数排名出现频率较高且排名变化范围较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表明农户干旱脆弱性计算结果具有稳健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81 / 12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展 [J].
李芬 ;
于文金 ;
张建新 ;
朱凤琴 ;
刘英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891-898
[22]   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初探——以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为例 [J].
蒋维 ;
王俊 ;
杨新军 ;
刘文兆 .
人文地理, 2011, (01) :56-60
[23]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干旱灾害与粮食安全——基于西南五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程静 ;
陶建平 .
经济地理, 2010, 30 (09) :1524-1528
[24]   农业干旱风险研究进展 [J].
何斌 ;
武建军 ;
吕爱锋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557-564
[25]   杭州城市蔓延评估体系及其治理对策 [J].
刘卫东 ;
谭韧骠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17-425
[26]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鲍超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38-46
[27]  
Social vulnerability indices: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using 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J] . Eric Tate.Natural Hazards . 2012 (2)
[28]  
An overview of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J] . Rajesh Kumar Singh,H.R. Murty,S.K. Gupta,A.K. Dikshit.Ecological Indicators . 2011 (1)
[29]  
The vulnerability of beach tourism to climate change--an index approach[J] . Perch-nielsen,Sabine L.Climatic Change . 2010 (3-4)
[30]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 Julia Kondyli.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 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