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探索--以深圳为例

被引:49
作者
邓金杰 [1 ]
陈柳新 [1 ]
杨成韫 [1 ]
徐志博 [2 ]
机构
[1]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关键词
高度城市化; 生态廊道; 重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在高度城市化背景下,开展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研究,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高度城市化但同时物种多样性较高的深圳作为研究区,构建基于主导功能分类的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方法,为生态廊道精细化管理和布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通过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识别的源间连接廊道大部分与已规划廊道重合,但仍有少部分未被覆盖,应将其规划为生态廊道并严格管控。(2)各相邻城市组团间均有大型生态斑块或组团隔离廊道予以隔离,应控制组团隔离廊道内部建设用地规模。(3)根据重要性评价,8条生态廊道被纳入一级生态廊道,12条被纳入二级生态廊道,一级生态廊道基本兼具生物和景观连通、组团隔离两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自身情况较好,对生物多样性维护及阻止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一级管制区进行严格管控。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城市绿色廊道空间规划与控制.[D].徐晓波.重庆大学.2008, 06
[2]  
重庆都市区非建设用地规划及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董戈娅.重庆大学.2007, 05
[3]  
城市绿色廊道的结构与功能及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研究.[D].蔡婵静.华中农业大学.2005, 03
[4]   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安全格局构建 [J].
周锐 ;
王新军 ;
苏海龙 ;
娄翼来 .
生态学报, 2015, 35 (06) :2003-2012
[5]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J].
彭云飞 ;
赖权有 ;
钱竞 ;
于洋洋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 (02) :17-20
[6]   南京大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与机理 [J].
陈江龙 ;
高金龙 ;
徐梦月 ;
陈雯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427-438
[7]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为例 [J].
李晶 ;
蒙吉军 ;
毛熙彦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4) :707-715
[8]   重庆“多中心、组团式”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以《重庆市主城区组团隔离带规划》为例 [J].
邹畅 .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7) :54-55
[9]   城市新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于生态网络分析的研究 [J].
胡道生 ;
宗跃光 ;
许文雯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06) :37-43
[10]   基于扩展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曹雪 ;
罗平 ;
李满春 ;
李红旮 ;
龙爱华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