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24
作者
薛国珍 [1 ]
潘俊刚 [2 ]
王尚义 [3 ]
马义娟 [3 ]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3]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所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太原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文章计算和分析了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2003年该市生态足迹为5.621 hm2/人,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264 hm2/人,出现了5.357 hm2/人的生态赤字,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21.3倍,总的生态赤字相当于自身面积的26倍;并把太原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受压力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率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做了比较,表明该市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缓解城市生态压力的若干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124 +1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毛锋 ;
宾国澍 ;
肖劲松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5) :42-47
[2]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
[3]   陕西省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杨世琦 ;
孙兆敏 ;
冯永忠 ;
杨改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14-18
[4]   天津市1998年生态足迹分析 [J].
张水龙 ;
李德生 ;
孙旭红 ;
朱殿兴 ;
李玉花 .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4, (01) :60-63
[5]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J].
郭秀锐 ;
杨居荣 ;
毛显强 .
地理研究, 2003, (05) :654-662
[6]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赵秀勇 ;
缪旭波 ;
孙勤芳 ;
钱汪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58-60
[7]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李金平 ;
王志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97-203
[8]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9]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10]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