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沟侵蚀临界坡度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杨具瑞 [1 ]
史正涛 [2 ]
曹叔尤 [3 ]
刘兴年 [3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
[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3]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粘着力; 暴露度; 细沟侵蚀; 临界坡度;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05.016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根据细沟泥沙运动特点,考虑细颗粒泥沙的粘着力作用和非均匀沙的暴露度,建立了细沟泥沙起动公式。结合细沟泥沙起动公式和细沟稳定条件得到坡面侵蚀临界坡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如下的结论:(1)坡面细沟侵蚀临界坡度是土壤性质的函数,在反映土壤性质的容重等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仅是粒径的函数。(2)黄土坡面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在21.3°50.4°之间。对于中值粒径为0.0185mm的黄土坡面,临界坡度为39.9°。(3)对应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存在一临界粒径,当粒径大于该粒径时,不存在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当临界粒径为0.0198mm,对应的最大临界坡度为50.4°。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坡面非均匀沙起动规律研究 [J].
杨具瑞 ;
曹叔尤 ;
方铎 ;
卢振爱 ;
刘兴年 ;
李桂芬 .
水力发电学报, 2004, (03) :102-106
[2]   粘性土坡面细沟流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J].
沙际德 ;
白清俊 .
泥沙研究, 2001, (06) :39-44
[3]   坡面细沟流速与坡度关系的数值模拟 [J].
邵学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S1) :1-5
[4]   坡面土壤侵蚀临界坡度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J].
胡世雄 ;
靳长兴 .
地理学报, 1999, (04) :61-70
[5]   黄土坡面发育的细沟水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J].
张科利 .
泥沙研究, 1999, (01) :57-62
[6]   坡面细沟发生临界条件研究 [J].
蔡强国 .
泥沙研究, 1998, (01) :54-61
[7]   发生细沟侵蚀的临界坡长与坡度 [J].
郑粉莉 .
中国水土保持, 1989, (08) :25-26
[8]   泥沙起动规律 [J].
唐存本 .
水利学报, 1963, (02) :1-12
[9]  
水力侵蚀产沙过程及模拟[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姚文艺, 2001
[10]  
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M]. 科学出版社 , 韩其为,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