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保护的责任”和中国的选择
被引:3
作者
:
汪舒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汪舒明
机构
: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来源
:
国际论坛
|
2014年
/ 06期
关键词
:
保护的责任;
2005年共识;
新干涉主义;
中国;
D O I
: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4.06.007
中图分类号
: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
030207 ;
摘要
:
"保护的责任"不应被视为"人道主义干预"的"翻版",它包含着国际社会约束西方强权干涉因素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权与人权、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妥协。自2005年以来,这一软性规范在国际社会获得了传播和认可,但其存在的模糊性仍使之易被滥用和误用。西方强国仍然倾向于将其视为"人道主义干预"的升级版,以之为旗号推行新干涉主义。中国是建构和实践"保护的责任"规范的建设性角色,更好地坚持了来之不易的国际共识。中国需要增强建设性参与的政治意志和资源投入,变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中国应当在坚持2005年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社会实行"负责任地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78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9)
:58
-72+157
[2]
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外交努力
[J].
余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余建华
;
王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王震
.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8,
(02)
:11
-18
[3]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 much ado about nothing?[J] . THERESA REINOLD.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2011 (S1)
[4]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and the problem of military intervention
[J].
Bellamy, Alex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Queensland, Asia Pacific Ctr Responsibil Protect, Brisbane, Qld 4072, Australia
Univ Queensland, Asia Pacific Ctr Responsibil Protect, Brisbane, Qld 4072, Australia
Bellamy, Alex J.
.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08,
84
(04)
:615
-639
←
1
→
共 4 条
[1]
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9)
:58
-72+157
[2]
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外交努力
[J].
余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余建华
;
王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王震
.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8,
(02)
:11
-18
[3]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 much ado about nothing?[J] . THERESA REINOLD.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2011 (S1)
[4]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and the problem of military intervention
[J].
Bellamy, Alex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Queensland, Asia Pacific Ctr Responsibil Protect, Brisbane, Qld 4072, Australia
Univ Queensland, Asia Pacific Ctr Responsibil Protect, Brisbane, Qld 4072, Australia
Bellamy, Alex J.
.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08,
84
(04)
:615
-63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