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大气中VHCs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木林
程红兵
丁国安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3]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热解吸;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烃类化合物;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热脱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组分,其中烷烃26个,烯烃19个,芳香烃10个。TVHCs的平均浓度为364.3±99.3μg/m3;11月份浓度最高,为546.9±353.5μg/m3,8月份浓度最低,为251.8±152.4μg/m3;采暖季比非采暖季高30%,城区比郊区高10%;有明显的日变化。初步分析发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天气气象条件是造成北京地区大气VHCs污染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伯光 ;
张远航 ;
邵敏 .
环境科学, 2004, (S1) :7-15
[2]   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J].
张靖 ;
邵敏 ;
苏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5) :1-5
[3]   北京大气中BTEX的观测分析与研究 [J].
徐新 ;
王跃思 ;
刘广仁 ;
孙扬 ;
王迎红 .
环境科学, 2004, (03) :14-18
[4]   二维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挥发性烃类 [J].
王木林 ;
程红兵 ;
孟昭阳 ;
丁国安 .
色谱, 2002, (02) :172-177
[5]   澳门塔石球场小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J].
陈才 ;
张干 ;
王新明 ;
闵育顺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王志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2) :4-6+10
[6]   北京大气中可形成气溶胶的有机物——现状及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J].
王跃思 ;
周立 ;
王明星 ;
郑循华 ;
张仁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1) :13-19
[7]   活性炭纤维吸附/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低浓度VOCs的方法 [J].
徐东群 ;
崔九思 ;
韩克勤 ;
李宝成 .
环境化学, 1999, (06) :566-572
[8]   广州街道空气中挥发烃类特征和来源分析 [J].
王新明 ;
傅家谟 ;
盛国英 ;
闵育顺 ;
彭平安 ;
李顺诚 ;
陈鲁言 ;
陈尊裕 .
环境科学, 1999, (05) :33-37
[9]   粤港澳地区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初步研究 [J].
盛国英 ;
傅家谟 ;
成玉 ;
王新明 ;
李顺诚 ;
陈鲁言 ;
王志石 .
环境科学, 1999, (04) :7-10+12
[10]  
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周秀骥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