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蕨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9
作者
蒋丽娟
机构
[1] 湖南省林科院!长沙
关键词
凤尾蕨; 配子体; 孢子体; 无配子生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2.35 [蕨类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凤尾蕨Pteriscretica和Pteirsumbrosa孢子无菌接种于1/2MS大量元素和KP大量元素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置于温度20~22℃、光照强度为2200LUX连续光照的培养室中培养。用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记载配子体及孢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形态,以此确定配子体发育类型和配子囊个体发育特性。两凤尾蕨孢子培养5~7d后萌发,原叶体早期发育大致相近,与Oeratopteris发育类型类似:幼原叶体匙形具侧生分生区,同时,存在一些不规则的配子体发育类型,凤尾蕨Pteriscretica的一些个体的发育类型介于Adiantum和Ceratopteris类型之间,而P.umbrosa的一些个体介于Kaulina和Ceratopteris之间。培养25~33d后原叶体达到性成熟,P.cretica以雌性配子体为主,而P.umbrosa则以雄性配子体为主。配子囊发育属薄囊孢子型。孢子体无配子生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