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实现条件的博弈分析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晓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牛霞
机构
: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
征信
|
2014年
/ 32卷
/ 02期
关键词
:
农村征信;
信用信息共享;
博弈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32.4 [信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运用博弈分析和相应机制设计的方法,建立"无偿、开放""无偿、封闭""有偿、开放""有偿、封闭"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四种信用信息共享模式下农户自发共享其信用信息的实现条件进行分析,以期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共享的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户信用信息共享模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注重农户信用信息产品定价,促进市场化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降低参与主体的共享成本,提高共享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问题的思考
[J].
蔡赛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现代信用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
蔡赛男
.
征信,
2011,
29
(02)
:51
-54
[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市场化路径探索与思考——以福建省屏南县为例
[J].
刘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
刘海军
.
征信,
2010,
28
(06)
:61
-64
[3]
基于福利理论探讨农户信用信息共享的实现条件——来自湖北的情况
[J].
王维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维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炎成
.
征信,
2009,
27
(05)
:24
-27
[4]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信息共享模式研究
[J].
龙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龙海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凤伟俊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5)
:57
-60
[5]
国内外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的特征分析与效益评价
[J].
徐艺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徐艺文
;
杨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杨成
.
经济论坛,
2006,
(17)
:33
-36
[6]
征信的法理与实践研究.[M].叶世清; 著.法律出版社.2010,
[7]
现代信用学.[M].吴晶妹;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1
→
共 7 条
[1]
对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问题的思考
[J].
蔡赛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现代信用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
蔡赛男
.
征信,
2011,
29
(02)
:51
-54
[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市场化路径探索与思考——以福建省屏南县为例
[J].
刘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
刘海军
.
征信,
2010,
28
(06)
:61
-64
[3]
基于福利理论探讨农户信用信息共享的实现条件——来自湖北的情况
[J].
王维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维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炎成
.
征信,
2009,
27
(05)
:24
-27
[4]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信息共享模式研究
[J].
龙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龙海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凤伟俊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5)
:57
-60
[5]
国内外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的特征分析与效益评价
[J].
徐艺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徐艺文
;
杨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杨成
.
经济论坛,
2006,
(17)
:33
-36
[6]
征信的法理与实践研究.[M].叶世清; 著.法律出版社.2010,
[7]
现代信用学.[M].吴晶妹;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