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跷脉穴治疗中风偏瘫下肢肌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被引:17
作者
高智颖
机构
[1] 长沙市第七医院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肌痉挛/针灸疗法; 穴位; 跷脉穴;
D O I
10.13862/j.cnki.cn43-1446/r.2007.03.026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跷脉穴对中风偏瘫后下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偏瘫下肢肌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侧上肢均按传统取穴进行针刺,患侧下肢分别针刺跷脉穴(治疗组)和传统穴位(对照组),治疗组下肢接入电针仪,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82.8%;且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跷脉穴对缓解偏瘫后患侧下肢肌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4 (01)
[2]  
偏瘫、截瘫、脑瘫等病人康复护理110问[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左月燃主编, 2001
[3]  
针灸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国杰主编, 1997
[4]  
现代偏瘫治疗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赵钛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