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体制的建构特征与中国的应对

被引:6
作者
金芳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投资体制; 建构特征; 中国; 应对之策;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4.04.011
中图分类号
F831.6 [国际金融关系];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国际投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从多个方向上对国际投资体制建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回顾国际投资体制的演化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体制建构的四大新特征,即国际投资体制建构格局从统一转向分散、建构基础从双边协定转向跨区域诸边协定、建构理念从放任的自由主义转向内嵌的自由主义、建构目标从投资保护转向系统治理。论文进而立足于从单向引资大国转变为双向投资大国的中国在当前国际投资体制构建变化进程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提出以积极姿态实现从国际投资体制参与者向建构者的转型、以多层次战略应对分散化的国际投资体制建构格局、以深化国内改革应对国际投资体制构建的新议题等应对之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89 +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新自由主义国际投资机制初探——以国际机制理论为视角[J]. 王彦志.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1(00)
[2]  
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晚近趋势及对发展的影响[J]. 陈书凯.大众商务. 2010(08)
[3]   国际投资体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J].
詹晓宁 .
国际经济合作, 2007, (0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