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在中国的演进

被引:26
作者
刘良华
谢雅婷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校本教研;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课例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中国校本教研的发展虽然受欧美流行的"校本运动"的影响,但主要动因来自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改进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国校本教研演进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事件:一是2002年底的昆山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二是2003年初在北京举办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培训班;三是始于2004年的"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2003年之后,校本教研迅速成为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地在校本教研中探索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而课例研究逐步成为校本教研普遍认可的基本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从外推走向内生.[D].黄迪皋.湖南师范大学.2011, 07
[2]  
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D].聂劲松.湖南师范大学.2009, 10
[3]  
中美校本教研比较研究.[D].吕敏霞.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
[4]  
新中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追求.[D].尹桂荣.湖南师范大学.2006, 06
[5]  
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N].马云鹏;唐丽芳;.光明日报.2002,
[6]  
透视课堂.[M].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7]  
课例研究.[M].安桂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  
听说.[M].肖思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9]  
教育改革时代的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安桂清;周文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0]  
行动教育.[M].王洁;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