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煤变质热源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总结了中国煤变质作用主要类型.动态地史-热史模拟表明,煤盆地的地热状态以非均一地温场影响深成变质格局,如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的地温高于前后时代,大地热流值向盆地中心增高,四川盆地中心莫霍面较浅,与高变质煤分布基本一致,区域岩浆热变质是形成中国大多数中高煤级煤的主因.模拟分析了湘赣中南部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体与煤变质.煤热水变质作用以载热的深循环流体构成派生热源.确定了抚顺盆地裂陷期古莫霍面温度值,计算出抚顺煤层经成岩作用的煤级和经后期辉绿岩浆侵入的增高煤级,建立了辉绿岩床散热过程的多层平壁非稳态导热模型.计算出闽粤叠合盆地永安煤经受深成变质和叠加岩浆热变质的煤级.中国煤变质规律主要表现为:在构造稳定区,煤变质作用具有继承性发展的特点;煤变质地热背景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多热源、多阶段叠加变质作用对中国煤的变质演化具十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燕山期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对中国煤级起着显著的改造作用;第三纪的构造位移奠定了中国煤级分带的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