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理论与刑法解释立场

被引:10
作者
王政勋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解释解释; 家族相似性; 原型范畴; 核心事实;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9.06.014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根据认知语言学、家族相似性原理,刑法范畴不是特征范畴,而是以典型原型为核心事实所建立起来的原型范畴。所以,刑法范畴都有明确的核心和不明确的边缘,无法用共同的语义特征来描述内部所有成员。在进行刑法解释、考察差的样本是否归属于某刑法范畴时,必须将该样本和典型原型进行实质性的对比,根据其相似度确定其是否属于该范畴。在该过程中立法原意、刑法的字面意义均提供不了帮助,而只能留给法官行使自由裁量,由法官根据具体语境并结合自己的前见对文本进行客观解释、实质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 [J].
余虹 .
天津社会科学, 2006, (05) :93-95
[2]   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 [J].
陈兴良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4) :38-48
[3]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J].
吴世雄 ;
陈维振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4, (04) :34-40
[4]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适用解释 [J].
梁根林 .
中国法学, 2004, (03) :122-133
[5]   从生活事实中发现法 [J].
张明楷 .
法律适用, 2004, (06) :31-35
[6]   论刑法不典型 [J].
白建军 .
法学研究, 2002, (06) :113-132
[7]   复合罪过形式探析——刑法理论对现行刑法内含的新法律现象之解读 [J].
储槐植 ;
杨书文 .
法学研究, 1999, (01) :49-56
[8]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新探讨 [J].
贾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6, (02) :47-51+58
[9]   论罪数不典型 [J].
储槐植 .
法学研究, 1995, (01) :70-76
[10]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J].
袁毓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1) :15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