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语境变迁及其对环境权入宪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陈伯礼
余俊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权利; 环境权; 语境;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9.06.005
中图分类号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103 ;
摘要
环境权概念体现着西方个人权利文化与中华法系和谐文化的合壁,它分为环境伦理权利、环境法律权利、环境现实权利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之间的衔接和循环是环境权的运行之道。环境权的宪法化,是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逻辑起点。大陆法系主要通过立法手段实现环境权,英美法系则主要通过司法手段促进环境权的发展,在不同语境中环境权宪法化的路径选择与运行之道虽有所不同,但可相互借鉴和移植。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和谐人权:中国精神与人权文化的互济 [J].
齐延平 .
法学家, 2007, (02) :27-35
[2]   水权与民法理论及物权法典的制定 [J].
崔建远 .
法学研究, 2002, (03) :37-62
[3]   论现代西方环境权益理论中的若干新理念 [J].
汪劲 .
中外法学, 1999, (04) :29-38
[4]   对霍菲尔德法律概念学说的比较研究 [J].
沈宗灵 .
中国社会科学, 1990, (01) :67-77
[5]  
宪法权利司法化及私法保护[N]. 陈云生.法制日报. 2001 (003)
[6]  
权利话语[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格伦顿, 2006
[7]  
寻找法律的印迹[M]. 法律出版社 , 余定宇著, 2004
[8]  
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泉生等著, 2004
[9]  
为权利而斗争[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鲁道夫·冯·耶林著, 2004
[10]  
法律的生长[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美)本杰明·内森·卡多佐(BenjaminN.Cardozo)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