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一次强对流过程对水汽垂直输送的数值模拟

被引:15
作者
朱士超
银燕
金莲姬
陈倩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对流云; 水汽输送;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中尺度天气研究预测模式(WRF)模拟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分析了强对流对水汽的垂直输送量及对模式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通过与实测资料的比较,发现此次模拟在对流发生时间、地点、降水时间等方面均与实际接近。敏感性试验表明:当对流发生时,对流区域向上的水汽通量随海拔高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趋势对参数化方案不敏感。24小时总水汽垂直输送量随高度的变化也是如此。成因分析表明,这与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对所模拟云中垂直上升运动的影响有关。由于强对流对水汽的垂直输送作用所引起的对流层上层加湿程度和加湿作用持续时间都对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敏感,当选用不同云微物理方案进行模拟时,对流层上层水汽混合比的过程最大值可造成20.3%的差异,使对流层上层加湿所持续的时间从1.5到7小时不等。进行24小时平均后,对流层上层湿度对云微物理方案的敏感性虽然有所减少,但方案间的最大差异仍有14.3%。因此,本文利用WRF对个例的模拟结果表明,在利用WRF数值模式研究强对流对对流层上层区域湿度的影响时,云微物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在一天尺度内仍是不可忽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 / 10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热带深对流云对CO、NO、NOx和O3的垂直输送作用 [J].
银燕 ;
曲平 ;
金莲姬 ;
陈宝君 .
大气科学, 2010, 34 (05) :925-936
[2]  
A NUMERICAL STUDY OF TROPICAL DEEP CONVECTION USING WRF MODEL[J]. 李嘉鹏,银燕,金莲姬,张成竹.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0(03)
[3]   青藏高原及附近区域穿越对流层顶的质量和臭氧通量研究 [J].
王卫国 ;
梁俊平 ;
王颢樾 ;
樊雯璇 .
高原气象 , 2010, (03) :554-562
[4]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源区、路径及其时间尺度的模拟研究 [J].
陈斌 ;
徐祥德 ;
卞建春 ;
施晓晖 .
大气科学 , 2010, (03) :495-505
[5]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J].
朱玉祥 ;
丁一汇 ;
刘海文 .
大气科学 , 2009, (05) :903-915
[6]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垂直结构研究进展 [J].
卞建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262-271
[7]   平流层大气过程研究的前沿与重要性 [J].
吕达仁 ;
卞建春 ;
陈洪滨 ;
陈月娟 ;
陈泽宇 ;
胡永云 ;
刘毅 ;
刘煜 ;
任荣彩 ;
田文寿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221-228
[8]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穿越对流层顶质量通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J].
樊雯璇 ;
王卫国 ;
卞建春 ;
孙绩华 ;
王颢樾 ;
谢应齐 ;
陈新梅 .
大气科学, 2008, (06) :1309-1318
[9]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资料质量检验及揭示的上对流层水汽特征 [J].
占瑞芬 ;
李建平 .
大气科学, 2008, (02) :242-260
[10]   利用卫星资料分析对流层臭氧柱总量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 [J].
李莹 ;
赵春生 ;
方圆圆 ;
余环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18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