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腺苷含量和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

被引:10
作者
刘艳
罗祖明
孙爱民
叶丽川
高励
张仲
曾仲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析测试中心
[3]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药物疗法; 腺苷;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腺苷含量、烯醇化酶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桂哌齐特对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脑腺苷含量及烯醇化酶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后4个时间点脑腺苷含量均较基础水平(1.01±0.14)μmol/g增高(P<0.05);桂哌齐特组缺血后20min为(3.26±0.30)μmol/g,60min时为(1.91±0.20)μmol/g,较模型组犤分别为(2.40±0.38)μmol/g,F=92.572,P<0.05;(1.27±0.17)μmol/g犦显著升高(F=92.572,43.051,P<0.05),再灌注后15min及60min呈现增高的趋势(P>0.05)。烯醇化酶的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桂哌齐特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神经功能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腺苷含量急骤升高,但持续时间短暂。桂哌齐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内源性腺苷含量从而增强腺苷的脑保护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863 / 1865+2002 +20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脑缺血性损伤
    孙鹏飞
    杜富会
    周怀琪
    郭顺林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2) : 3112 - 3114
  •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中枢神经疾病中的作用
    浦政
    李定国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5) : 776 - 777
  • [3]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
    高东
    王景周
    黄志玉
    郭霞
    李小梅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1) : 1578 - 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