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诊断依据 ,从而了解真实情况 ,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在我区A~E5市 (县 )内对各医疗单位2002年8~12月期间填报疫情报告卡的伤寒、副伤寒病例按调查表回原医疗机构对其诊断依据、实验室结果、菌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4例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临床”和“临床 +血清学”的诊断率均为39.8% ,“病原学”诊断率为17.8% ,“临床 +流行病学”诊断率为2.8%。病原学诊断率以A地为高 (49.0% ) ,其它4地在0%~9.1%之间 ;分离病原以甲型副伤寒的比例为高 (占93.7% )。有病原分型诊断的占59.6 % ,其中伤寒占33.6% ,副伤寒占26.0 % ;未分型占40.4 %。234例无病原学诊断、依靠血清学诊断的病例中有107例肥达氏反应结果与区分的诊断不相符 (占45.7% ) ;肥达氏阳性的细菌学符合率为23.5 % ,47.1%培养阳性患者其肥达氏结果为阴性 ,20.6 %肥达氏阳性的患者其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应提高各医疗机构报告病例病原学诊断的比例 ,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 ,提高其诊断水平和统一诊断标准 ,提高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肥达氏反应在伤寒副伤寒的诊断中存在其局限性 ,病例的诊断及现场疫情控制急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快速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