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交代型夕卡岩金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8
作者
梁祥济
王福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夕卡岩型金矿床; 实验研究; 成矿机理; 安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深入研究安徽铜陵狮子山接触交代型白芒山和包村夕卡岩金矿床野外工作的基础上 (实验以前者为主 ) ,总结出实验地质依据。采用矿区未蚀变的辉石闪长岩和南陵湖组灰岩 ,石英闪长岩分别和南陵湖组灰岩、塔山组条带灰岩及泥灰岩作为试料 ,模拟配制 p H=5.0、 6.0、 7.0和 8.0的0 .8M Na Cl+ 0 .2 M KF+ 0 .0 5M Au Cl3水溶液作为含金热液 ,两者在高压釜中持续了 96小时的交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 2 65~ 650℃和 2 0 0× 1 0 5~ 80 0× 1 0 5Pa压力下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中形成了与矿区基本上相吻合的三组夕卡岩矿物共生组合 ,而金在 3 50~ 2 50℃范围内以自然金状态沉淀 ,在 3 50~ 60 0℃时 ,以少量的银金矿形式产出 ,在 60 0℃以上未见金呈独立矿物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J].
梁祥济 .
矿床地质, 1996, (03) :87-95
[2]   中国夕卡岩型金矿床的勘查进展和方向 [J].
陈衍景 .
地质与勘探, 1996, (04) :9-13+18
[3]   安徽铜陵地区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来源问题的探讨 [J].
黄许陈,储国正,周捷,张成火,吴才来,黄华盛,温春齐,师其政 .
安徽地质, 1994, (03) :1-9
[4]   铜陵狮子山矿田多位一体(多层楼)模式 [J].
黄许陈 ;
储国正 .
矿床地质, 1993, (03) :221-230+252
[5]  
中国红砬子型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M]. 学苑出版社 , 梁祥济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