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之惑——犯罪预测局限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赵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犯罪预测; 技术局限; 价值局限;
D O I
10.16231/j.cnki.jhpc.2010.06.012
中图分类号
D917.6 [犯罪预防与治理];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犯罪规律的复杂性,犯罪预测主客体间的博弈,犯罪现象的不确定性以及"测不准",导致了犯罪预测的一系列局限。基于犯罪预测的"社会反应",是一种博弈甚或试错的过程。无论是针对犯罪现象的整体预测,还是针对犯罪行为的个体预测,对预测结果的利用都需充分考虑预测误差乃至预测失误的可能。任何依据犯罪预测结果的社会反应,都应是可调整、可修正和可补救的,且不得以侵害社会,尤其是个人的正当权利为代价。即便犯罪预测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先发制人式的"预先处罚"也当严格禁止。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M].阎耀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犯罪学.[M].康树华;张小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美)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三联书店.2001,
[4]  
峰谷探迷.[M].荆轲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5]  
实证派犯罪学.[M].(意)菲 利著;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6]  
规律论.[M].华岗 著.人民出版社.1982,
[7]   历史和哲学的悖论:历史规律的“俄狄浦斯效应” [J].
徐才 .
理论探讨, 2001, (0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