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特别合作区”战略的理论基础与框架构想

被引:6
作者
罗海平
机构
[1]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关键词
特别合作区; 自由贸易区; 经济特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粤港澳传统"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尽管CEPA使香港与内地关系越来越紧密,但仍不能满足粤港澳特定区位所要求的区域经济整合。而"粤港澳特别合作区"正是发展三地特殊合作关系的途径,是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泛珠三角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形成的必由阶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粤港澳特别合作区"形成的现实基础、必要性、存在的困难以及发展的目标模式和路径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粤港经济合作模式的战略性调整 [J].
赵超 ;
田秋生 .
珠江经济, 2007, (10) :60-65
[2]   粤港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张晓群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06) :79-81
[3]   “十一五”期间粤港经济合作思考 [J].
左连村 ;
张小兰 .
国际经贸探索, 2007, (04) :27-31
[4]   “‘十一五’时期粤港经济合作研讨会”综述 [J].
冯邦彦 ;
李媛媛 .
学术研究, 2006, (09) :142-144
[5]   CEPA第二阶段与粤港经济新合作 [J].
左正 ;
范海英 .
经济前沿, 2005, (Z1)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