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19
作者
楚尔鸣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际利率; 协整检验; VEC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传统凯恩斯经济学模型中利率是货币政策最为重要的传导渠道,但从我国2000~2005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来看,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M2的增减很难引起实际利率的变动,而且实际利率的变动也不是引起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主要原因,对消费的影响力度也极小,从而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存在“硬阻”。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解析 [J].
易传和 ;
张燕莉 .
求索 , 2006, (08) :34-36
[2]   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J].
樊明太 .
经济研究, 2004, (07) :27-37
[3]   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 [J].
谢平 ;
袁沁敔 .
金融研究, 2003, (05) :1-13
[4]   对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探讨 [J].
王召 .
经济科学, 2001, (05) :75-84
[5]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