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49
作者
万文俊
马朝阳
熊修安
王鹂
丁琳
张逸仙
王颖
机构
[1] 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电针; 穴,曲池; 高血压; 儿茶酚胺类;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9.05.030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曲池穴的降压机制。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曲池穴组(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曲池穴和西药治疗(口服尼卡地平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变以及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多巴胺(DA)降低不明显(P>0.05);③两组在疗程结束后降压疗效方面,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和药物均能够通过调节血浆CA浓度达到对血压的良性调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 [J].
乔卫卫 ;
张奎星 ;
刘同宝 ;
刘国祥 ;
徐世杰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07) :592-594
[2]   针刺曲池透少海治疗高血压56例 [J].
刘月珍 .
中国针灸 , 2002, (06) :53-53
[3]   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影响的研究 [J].
陈越峰 ;
钱红 ;
李兰 ;
茅敏 ;
钱伟华 ;
何兴权 ;
白杨 ;
张敏 .
中国针灸, 2000, (11) :51-53+4
[4]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 [J].
邹长江 ;
王慧 ;
邱学才 .
中国针灸, 2000, (05) :45-48+4
[5]   针刺单穴降压的穴位特异性观察 [J].
张唐法 ;
张红星 ;
刘悦平 .
湖北中医杂志, 1999, (05) :44-44
[6]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J].
丹宇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01) :26-27
[7]   针刺对SHR血压及NE、DA、5-HT含量的影响和血压与血粘度的关系 [J].
周逸平 ;
王月兰 ;
方志斌 ;
夏崇茂 ;
刘冰怀 ;
陈全珠 ;
章福清 .
针刺研究, 1995, (03) :55-61
[8]  
针灸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国杰主编, 1997
[9]  
百病一穴灵[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宋如英, 1994
[10]  
Circadian variation of ha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mparison between early morning and evening[J] . Yoshiyuki Kawano,Osamu Tochikubo,Kohsuke Minamisawa,Eiji Miyajima,Masao Ishii.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199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