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就业培训机制研究

被引:4
作者
易俗 [1 ]
田杰 [2 ]
机构
[1]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管理科学系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转移理论; 培训机制;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34.192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主要类型和内涵,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应构建农业劳动力激励、培训就业服务中介激励、企事业单位激励等激励机制,并构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投入与效益协调的监督机制,构建相应的信息和就业服务机制,以更好的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7132 / 17134+17138 +17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 [J].
陈浩 ;
杨晓军 .
人口学刊, 2009, (02) :27-32
[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措施 [J].
张杰飞 .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04) :89-91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思考 [J].
廖先贵 ;
黄波 ;
胡鸿 .
四川劳动保障, 2008, (08) :15-15
[5]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J].
闵宪岳 .
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8) :190-191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 [J].
李上田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2) :23-27+34
[7]   对目前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探讨 [J].
谢振中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7-19
[8]   论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 [J].
杨守宝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24-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