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长江上游水资源时空变异性分析
被引:7
作者
:
许继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许继军
[
1
]
杨大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杨大文
[
1
]
刘志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水文局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刘志雨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志栋
[
1
]
机构
:
[1]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2]
水利部水文局
来源
:
水文
|
2007年
/ 03期
关键词
:
长江上游;
分布式水文模型;
径流模拟;
水资源评价;
河道流量;
径流深分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V131.6 [水工试验];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流域内154个气象站降水量和26个干支流水文站流量在1950~2000年期间的变化趋势。为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降水量时空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物理机理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再现了天然河道条件下的水文过程。有别于传统的河道径流性水资源评价方法,本文尝试用径流深的空间变化来探讨水资源分布及演变态势。并以渠江罗渡溪水文站为个案,剖析了90年代秋季流量大幅减少的主要缘由。结果表明:受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变异的影响,长江上游局部地区夏季径流深比率呈增加趋势,而秋季则相反;导致嘉陵江渠江水系秋季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其次才是人为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28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大文
;
李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
李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倪广恒
;
胡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
胡和平
.
地理学报,
2004,
(01)
:143
-154
[2]
A geo-morphoclimatic theory of the instantaneous unit hydrograph. Rodriguez-Iturbe I,Gonzalez-Sanabria M.and Bras R L. Water Resources .
[3]
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J].
姜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姜彤
;
施雅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施雅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77
-284
←
1
→
共 3 条
[1]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大文
;
李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
李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倪广恒
;
胡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
胡和平
.
地理学报,
2004,
(01)
:143
-154
[2]
A geo-morphoclimatic theory of the instantaneous unit hydrograph. Rodriguez-Iturbe I,Gonzalez-Sanabria M.and Bras R L. Water Resources .
[3]
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J].
姜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姜彤
;
施雅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施雅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77
-28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