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论:信息内容认知机理的假说

被引:12
作者
钟义信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形式; 内容; 价值; 目的; 内容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一方面,人类感觉器官只能感知外部刺激所呈现的形式信息;另一方面,思维器官又不可能仅仅依据所接受到的外部事物的形式进行智能性的认知与决策,而必须依据它们的形式(语法信息)、内容(语义信息)和价值(语用信息)因素的综合(全信息).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究竟是在大脑的什么部位、以什么机理把得到的形式转换成为内容和价值的?这是智能科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利用全信息理论对该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假说,称为"理解"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特定领域下关系模板的研究 [J].
张素香 ;
李蕾 ;
谭咏梅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6, (05) :79-83
[2]   基于全信息的中文信息抽取系统及应用 [J].
李蕾 ;
周延泉 ;
王菁华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06) :48-51+64
[3]   高性能电子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刘建毅 ;
张鹏飞 ;
王枞 ;
郭燕慧 ;
李赟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 (04) :224-225+233
[4]  
机器知行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钟义信, 2007
[5]  
信息科学原理[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钟义信著, 2002
[6]  
基于全信息的Agent通信语言 .2 张鹏飞. 北京邮电大学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