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沙棘气孔导度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42
作者
阮成江
李代琼
机构
[1] 盐城工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沙棘; 气孔导度;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2 [植物与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 1 998年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安塞的观测资料 ,对沙棘适应该地区生境的气孔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沙棘气孔导度日均值为 2 1 4.47mmol· m- 2 · s- 1,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2 )沙棘气孔导度与 CO2 浓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复相关系数为0 .96 3 5 ;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叶水势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复相关系数为 0 .70 3 3~0 .8971 ;但与相对湿度间相关性不显著。 (3 )沙棘适应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境的气孔调节机制为反馈式反应 ,即由于叶水势降低导致气孔导度减小 ,从而减少蒸腾耗水 ,达到节约用水 ,适应干旱的目的 ;(4)沙棘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气孔限制值的增大而减小 ,二者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为了解沙棘的抗旱机理 ,选育节水抗旱品种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沙冬青几种光合特性的季节性变化的研究(英)
    李文瑞
    冯金朝
    江天然
    张立新
    刘新民
    [J]. 植物学报, 1999, (02) : 190 - 193
  • [2] 白杨派新无性系气孔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张守仁
    高荣孚
    [J]. 生态学报, 1998, (04) : 24 - 27+29
  • [3] 一个气孔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机理性教学模型
    傅伟,王天铎
    [J]. 植物生理学报, 1994, (03)
  • [4]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Ⅰ.抗逆性的一般概念和植物的抗涝性
    汤章城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3) : 24 - 29
  • [5] 植物生理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德]拉夏埃尔(W·Larcher),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