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活动及其气候影响

被引:20
作者
季明霞 [1 ]
黄建平 [1 ]
王绍武 [2 ]
王鑫 [1 ]
郑志海 [1 ]
葛觐铭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冬季阻塞高压; 阻塞天气指数; 阻塞气候指数; 温度;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8—1996年NCEP再分析500 hPa逐日高度场资料,根据阻塞高压定义的客观标准,对亚欧地区中高纬度冬季的阻塞高压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气候学分析。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阻塞高压活动有很强的年际变化,而且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根据阻塞高压天气学指数,建立了阻塞高压的气候学指数,并用该阻塞高压气候学指数与温度、降水两个气候要素场进行了相关统计。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近30年夏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 [J].
李峰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4, (03) :347-354+324
[2]   欧亚大陆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J].
黄菲 ;
姜治娜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86-192
[3]   1998及1999年乌山阻高突变对长江中下游大暴雨过程的影响 [J].
陈菊英 ;
王玉红 ;
王文 .
高原气象, 2001, (04) :388-394
[4]   阻塞高压活动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某些地区旱涝的影响 [J].
张培忠,杨素兰 .
气象学报, 1996, (05) :633-640
[5]   乌拉尔500hPa月平均阻塞对中国气温同期和滞后影响的研究 [J].
陈菊英 ;
章基嘉 ;
彭淑英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1, (S1) :489-496
[6]   东亚阻高与我国夏季暴雨 [J].
晁淑懿 ;
佟光 .
气象, 1991, (06) :12-17
[7]   北半球阻塞高压的统计分析 [J].
赵汉光 ;
陈雪珍 .
气象, 1990, (03) :3-8
[8]   北半球阻塞高压的某些统计特征 [J].
仪清菊 .
气象, 1982, (03) :11-13
[9]   亚洲中纬度区域阻塞形势的统计研究 [J].
周晓平 .
气象学报, 1957, (01) :75-85
[10]  
中期天气预报[M]. 科学出版社 , 仇永炎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