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麦—豆轮作少、免耕定位试验及示范效果
被引:1
作者
:
马剑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马剑如
曹家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曹家林
杨富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杨富来
机构
:
[1]
南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来源
:
河南农业科学
|
1991年
/ 09期
关键词
:
定位试验;
耕作技术;
亩产量;
免耕法;
示范田;
样板田;
冬小麦;
冬麦;
夏大豆;
夏作大豆;
少耕;
耕作制度;
种麦;
前茬;
免耕田;
D O I
:
10.15933/j.cnki.1004-3268.1991.09.004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少、免耕法已成为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新成果,发达国家应用免耕或少耕技术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日本岗山县的稻麦免耕法已经连续实践20多年。70年代以来,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先后进行了免、少耕的研究、实施和推广,粮食、经济作物以及园田的优化栽培技术分别增加了免、少耕内容。为了能够因地制宜有效地采用少、免耕新技术,探讨其对南阳地区自然条件、土质、作物特点和生产手段等综合因素的适应性,扩大少、免耕作体系应用区域,开展了这项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11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