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子粒的生长发育模式与产量

被引:2
作者
李秀军
王长宏
机构
[1] 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2] 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子粒产量; 生长发育模式; 单株; 粒数; 花数; 玉米子粒; 栽培密度;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2.02.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玉米不同栽培密度入手,采用数学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玉米子粒的生长发育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子粒的生长发育既有其自身的生物学规律,又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表现在子粒数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一系列的削减,而且不同密度的群体削减幅度不同,最终获得的有效粒数仅为最初小花总数的50~74%;子粒重量、体积及内含物增长和累积呈线性趋势,最终累积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决定于有效灌浆期与灌浆强度的相互作用。不同密度群体子粒重量、体积及内含物的增长和累积幅度与速度都明显不同。子粒产量取决于最终的子粒数量和重量(Y=-154.1432+0.3962X3+3.5365X5),只有挖掘子粒数量和重量潜力,才能实现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