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一体化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7
作者
丁晓义
姜鸿明
董超
李林志
陈永娜
严美玲
机构
[1]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小麦—玉米; 一年两熟; 耕作技术体系;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0.11.01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研究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作为一个整体,采用免耕、深松、翻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秸秆100%粉碎还田和秸杆不还田2种覆盖水平,设计了10套耕作技术体系,探讨了周期内不同的耕作技术体系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地温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的耕作技术体系,并对全程免耕这一新型耕作技术在鲁东丘陵区的适宜性进行了鉴定。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免耕100%还田+小麦深松100%还田耕作技术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适宜在鲁东丘陵区推广应用;因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较低,全程免耕对土壤容重及地温影响不利,最终影响产量,暂不适宜在鲁东丘陵区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J].
刘立晶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3) :70-73
[2]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试验及关键技术研究 [J].
贾延明 ;
尚长青 ;
张振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78-81+8
[3]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J].
周兴祥 ;
高焕文 ;
刘晓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6) :81-84
[4]   深松促进农作物丰产机理综述 [J].
白广明 ;
富刚 ;
周宙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1, (01) :14-15
[5]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研究 [J].
李洪文 ;
陈君达 ;
邓健 ;
赵卫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68-72
[6]   免耕、覆盖、深松配套技术及耕作模式的研究(之三)──试验结果与分析(对土壤水分、盐分、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J].
牟善积 ;
何明华 ;
臧凤艳 ;
马继贤 ;
黄民权 .
天津农学院学报, 1998, (04) :23-27
[7]   国外免耕农业研究 [J].
籍增顺 .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03)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