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鼠兔活动对高寒草甸群落植物生物量季节分布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孙飞达 [1 ]
龙瑞军 [2 ]
干友民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 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国际中心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生物量; 季节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6 [草原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通过对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条件下,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分析表明: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和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当洞穴数量达到中等密度时(512个/hm2),其生物量降到最低。生长季内(5-10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呈"单峰"曲线,由于不同程度的鼠类活动致使其最大生物量较无鼠害样地提前一月来临,即8月底达到生长季最大值;年均生物量近似零密度样地最大,中等密度样地最小,7月底生物量可以作为年度产草量平均水平的重要依据。生长季内地下生物量于8月底均降到最低值,中等密度样地最小,近似零密度样地最大。总生物量主要由地下根系所支配,生长季内各样地基本与地下生物量保持相似的趋势,中等密度样地总生物量最小。总之,地上生物量对鼠洞密度和月份的敏感程度要强于地下生物量,鼠类活动对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形成和数量在短期内没有很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07+211 +2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1999, (02) :5-9
[2]  
放牧强度对冬春草场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效应. 王启基,周立,王发刚,等.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 1995
[3]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王启基,杨福囤,史顺海. 科学出版社 . 1988
[4]   高寒草甸植物地下生物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周转值分析 [J].
李英年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1) :37-39+43
[5]   盘坡地区草场鼠害的综合治理 [J].
景增春 ;
樊乃昌 ;
周文扬 ;
边疆晖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1) :32-38
[6]   高山线叶嵩草草地的第一性生产和光能转化率 [J].
胡自治 ;
孙吉雄 ;
张映生 ;
徐长林 ;
张自和 .
生态学报, 1988, (02) :183-190
[7]   高原鼠兔数量与危害程度的关系 [J].
刘季科 ;
张云占 ;
辛光武 .
动物学报, 1980, (04) :378-385
[8]  
Pikas (Ochotona princeps : Lagomorpha) as allogenic engineers in an alpine ecosystem[J] . Ken Aho,Nancy Huntly,Jon Moen,Tarja Oksanen. &nbspOecologia . 1998 (3)
[9]   三江源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容重特性研究 [J].
孙飞达 ;
龙瑞军 ;
蒋文兰 ;
郭正刚 ;
聂学敏 .
草业学报, 2008, (05) :111-116
[10]   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件变化的响应 [J].
王长庭 ;
龙瑞军 ;
王启兰 ;
曹广民 ;
施建军 ;
杜岩功 .
生态学报, 2008, (09) :4144-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