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华北中生代盆地结构构造

被引:16
作者
张功成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
关键词
盆地; 造山带; 反转构造; 东北-华北中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国东北-华北中生代有六个成盆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受南北向挤压作用控制;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东北和渤海地区仍以南北向挤压为主,南华北盆地的形成和秦岭-大别造山带向南的推覆有关;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东北发生热沉降,渤海湾和南华北发生裂陷作用,晚白垩世末期松辽盆地西北缘发育压陷盆地。东北-华北中生代共发生6期正反转,中侏罗世以前盆地反转是南北向,其后为北西一南东向压扭。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松辽盆地反转构造与油气田分布 [J].
张功成,徐宏,刘和甫,朱德丰 .
石油学报, 1996, (02) :9-14
[2]   华北地区中生代盆地与油气 [J].
胡居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9, (04) :378-392
[3]   华北地区印支运动初析 [J].
李维谦 ;
吴玉兰 .
石油实验地质, 1984, (03) :192-202
[4]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