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酶活性生态背景的灰色分析

被引:4
作者
苏永春
机构
[1]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江苏常熟
关键词
农田; 土壤酶活性; 生态背景; 灰色分析;
D O I
10.16101/j.cnki.cn32-1749/z.2001.02.013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中纤维素酶和转化酶的最大值在7月份 ,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最大值是在 8月份 ,而脱氢酶的最小低谷值在 7月份。用灰色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土壤酶活性总体的主要因素为弹尾类动物、活性有机质、土壤pH值和含水量。各种土壤酶分别和 4种主要因素之间建立 5个灰色数学模型 [GM( 1,5) ]。除脲酶外其它四个数学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很小 ,模型拟合得很好。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58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中枯枝落叶的分解及能量流动 [J].
于萍 ;
张崇邦 ;
张忠恒 ;
吴明江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7, (01) :32-34
[2]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J].
勾影波 ;
苏永春 ;
张崇邦 ;
潘林 ;
张秀娟 .
生态学杂志, 1996, (04) :63-65
[3]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J].
苏永春,张崇邦,勾影波 .
生态学杂志, 1995, (03) :10-14
[4]   土壤动物的采集和调查方法 [J].
陈鹏 .
生态学杂志, 1983, (03) :46-51
[5]  
灰色理论与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易德生, 1992
[6]  
土壤酶学[M]. 科学出版社 , 周礼恺 编著, 1987
[7]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
[8]  
土壤动态生物化学研究法[M]. 科学出版社 , 郑洪元,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