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二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长兴阶牙形刺分带及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

被引:13
作者
王国庆
夏文臣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黄石;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牙形刺; 有机碳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6 [二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湖北黄石二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出露完好,原始沉积连续,由乐平统龙潭组保安段灰黑色硅质岩、大隆组黑色硅质岩—硅质泥岩和下三叠统大冶组黑灰色泥岩以及泥岩夹灰岩组成,为介于典型浅水碳酸盐岩型与深海硅质岩型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之间的半深海剖面。长兴阶可划分为Clarkinasubcarinata—Clarkinawangi及Clarkinachangxingensis两个牙形刺带。后者又可划分为3个亚带,自下而上依次为Clarkinachangxingensischangxingensis—Clarkinadeflecta亚带、Clarkinameishanensis亚带及Waning—Clarkina亚带,完全可以与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全球层型剖面与点进行对比。另外,二叠纪末牙形刺的生态演化呈阶段性绝灭模式;有机碳同位素值在二叠纪/三叠系界线处出现明显的负偏移,指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绝灭后海水表层水原始产率的降低以及大气和海水中CO2含量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6+487 +487-4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浙江煤山长兴阶有机碳δ13C层序分布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J].
王万春 ;
李玉成 .
地质论评, 1999, (04) :368-374
[2]   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态新模式 [J].
赖旭龙 ;
张克信 .
地球科学, 1999, (01) :35-40
[3]   湖北黄石P/T界线剖面粘土矿物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陈忠 ;
陆琦 .
地球科学, 1998, (05) :89-89
[4]   贵州乐康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异常及其意义 [J].
吴明清 ;
W.D.Goodfellow ;
王琨 ;
马昌和 ;
南君亚 .
矿物学报, 1998, (01) :17-22
[5]   浙江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石序列及其全球对比 [J].
张克信,赖旭龙,丁梅华,吴顺宝,刘金华 .
地球科学, 1995, (06) :669-676+727-728
[6]   湖北黄石地区上二叠统和二、三叠系界线事件地层研究 [J].
徐桂荣 ;
张克信 ;
黄思骥 ;
吴顺宝 ;
毕先梅 .
地球科学, 1988, (05) :521-527+575
[7]   浙江长兴地区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牙形石动物群及地层意义 [J].
张克信 .
地球科学, 1987, (02) :193-200
[8]  
扬子区及其周缘东吴-印支期生态地层学[M]. 科学出版社 , 殷鸿福等著, 1995
[9]  
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期地质事件[M]. 地质出版社 , 杨遵仪等著, 1991
[10]  
Secular variation in carbon isotope ratios from Upper Proterozoic successions of Svalbard and East Greenland. Knoll AH, Hayes JM, Kaufman AJ, et al. Nature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