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底泥悬浮中营养盐释放的波浪水槽试验

被引:75
作者
朱广伟
秦伯强
张路
罗潋葱
孙小静
洪大林
高亚军
谢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水动力; 沉积物; 再悬浮; 营养盐; 内源释放; 波浪水槽;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波浪水槽中研究了小波掀沙(波高8.77cm,波周期0.8s)和大波掀沙(波高12.31cm和13.29cm,波周期1.0s)对太湖沉积物悬浮及N、P营养盐释放的作用规律.结果显示:小波掀沙时,底泥并未发生大量悬浮,SS浓度最高时仅13.6mg/L;大波掀沙时,底泥大规模悬浮,SS浓度最高达达245.2mg/L水体悬浮物、营养盐浓度变化滞后波高变化1h以上.当波高改变1h后,水体悬浮物、N、P营养盐浓度才改变到相应的平衡浓度.除总磷浓度显著提高外,小波掀沙对水体N、P浓度的影响很小,大波掀沙则显著提高了水体总氮、总溶解氮、总磷、总溶解磷、氨氮(NH4+-N)、溶解性活性磷(SRP),其中NH4+-N、SRP最大增幅达30%和20%.小波和大波掀沙过程中,水体溶解氧浓度均持续增加,掀沙2h后增高2mg/L,溶解性有机碳持续下降,2h后下降33%-51%.试验结果表明,掀沙过程中水体充氧及颗粒物的絮凝、吸附作用可能是限制NH4+-N、SRP浓度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动力条件下底泥中氮磷释放通量 [J].
李一平 ;
逄勇 ;
吕俊 ;
张刚 ;
丁玲 ;
彭进平 ;
王超 ;
范丽丽 .
湖泊科学, 2004, (04) :318-324
[2]   强弱风浪扰动下太湖的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水科学进展, 2004, (06) :775-780
[3]   波浪作用下太湖底泥试验及航道回淤分析 [J].
周益人 ;
肖惠兴 ;
潘军宁 ;
张金善 .
湖泊科学, 2003, (04) :305-312
[4]   风浪作用下太湖悬浮态颗粒物中磷的动态释放估算 [J].
范成新 ;
张路 ;
秦伯强 ;
王苏民 ;
胡维平 ;
张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760-768
[5]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磷释放的模拟试验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陈英旭 ;
周根娣 .
湖泊科学, 2002, (04) :343-349
[6]   大型浅水湖泊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探讨 [J].
秦伯强 ;
范成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55-58
[7]   模拟扰动条件下太湖表层沉积物磷行为的研究 [J].
张路 ;
范成新 ;
秦伯强 ;
杨龙元 .
湖泊科学, 2001, (01) :35-42
[8]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 1990
[9]  
Role of sediment and internal loading of phosphorus in shallow lakes[J] . Martin S?ndergaard,Jens Peder Jensen,Erik Jeppesen.Hydrobiologia . 2003 (1-3)
[10]  
Dynamics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the conceptual schema of nutrient release in the large shallow Lake Taihu, China[J] . Boqiang Qin,Weiping Hu,Guang Gao,Liancong Luo,Jinshan Zha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