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研究

被引:65
作者
殷跃平 [1 ]
刘传正 [1 ]
陈红旗 [1 ]
任坚 [2 ]
祝传兵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铲刮效应; 煤系地层; 靴状地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发生滑坡,滑程近800m,堆积体积约40×104m3,赵家沟村民小组60多间房屋被毁,46人遇难。本文对旱季期间少遇的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原因进行了现场调查,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久雨和采矿条件下滑坡失稳机理。从地质上,滑坡位于乌蒙山区常见的煤系地层区,上部为陡倾的三叠系中统灰岩、白云岩,中部为相对较陡的三叠系下统砂页岩地层,下部为平缓的二叠系上统页岩、泥岩地层,局部含煤,具有上硬下软的工程地质结构和上部富水下部隔水的水文地质结构,极易形成滑坡地质灾害。在地形上,形似"靴状地形",上部陡峭地形导致山体易于失稳,而中下部开阔伸展良好的沟谷提供了远程的运动条件,较大的势能向动能的转化,容易形成高速远程滑动,造成严重的损失。可将滑坡区分成滑坡源区、铲刮与堆积区、滑覆成灾区3部分,其中,高速飞行的滑体直接滑覆了赵家沟村民小组数间民房,同时,其余抛散的滑坡体沿低缓沟谷部位液化滑动冲埋多间村民房屋,成为特大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堆积层斜坡的地下水位上升,可使赵家沟滑坡稳定系数降低10%以上,说明对位于陡坡沟谷中的残坡坡积物来说,持久小雨也可触发滑坡失稳;由于滑坡下部煤层较薄,顶板地层完整且距滑床厚达200多米,在20世纪60~70年代小煤窑开采情况下,对滑坡变形失稳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此次特大滑坡引发的社会问题,作者提出了加强特大地质灾害公共危机管理科学应对、加强煤系地层地区高速远程滑坡早期识别与风险管理和加强复杂地质灾害防灾专业知识培训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贵州关岭大寨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研究 [J].
殷跃平 ;
朱继良 ;
杨胜元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4) :445-454
[2]   斜倾厚层山体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 [J].
殷跃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2) :217-226
[3]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高速远程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2) :153-166
[4]   云南头寨滑坡全程流体动力学机理分析 [J].
邢爱国 ;
殷跃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4) :481-485
[5]   贵州省纳雍县岩脚寨危岩崩塌灾害成因初步分析 [J].
刘传正 ;
郭强 ;
陈红旗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04) :123+144-123+144
[6]   昭通头寨沟特大型灾害性滑坡研究 [J].
唐川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1, (02) :64-71
[7]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reach and velocity of catastrophic landslides[J] . Adrian E. Scheidegger.Rock Mechanics Felsmechanik Mécanique des Roches . 197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