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被引:17
作者
黄霞
彭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 生态补偿机制; 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大量"掠夺式"的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空塌陷等人为地质灾害频发。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种种困境,导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存在诸多障碍。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我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本文以此为契机,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为主旨,对以湖北大冶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中的法律及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法律救助研究.[D].郝书优.华侨大学.2007, 05
[2]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机制的构想.[D].张虹.兰州大学.2006, 09
[3]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思考 [J].
牟莹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8, (01) :35-36
[4]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 [J].
程琳琳 ;
胡振琪 ;
宋蕾 .
中国矿业, 2007, (04) :11-13+18
[5]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 [J].
尤晓娜 ;
刘广明 .
经济论坛, 2004, (21) :124-125
[6]   关于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存在的立法问题及完善的建议 [J].
李爱年 .
中国软科学, 2001, (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