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法理分析

被引:34
作者
喻文莉
机构
[1] 绍兴文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私法自治; 农民理性;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3.02.004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D923.2 [物权];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30105 ;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以宅基地使用权的私权属性为出发点,农民理性的嬗变为研究视角,探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经济社会发生转型时,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安排引发的宅基地扩张与闲置、社会保障属性与资产属性等诸多矛盾,亟需改革。就宅基地使用权本质而言,应是带有公权色彩的私权。现行的制度设计是以农民理性的欠缺为逻辑起点的。事实上,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经受了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冲击和考验的农民已经开始由生存理性向发展理性嬗变,赋予农民处分宅基地的充分自主权乃是物权立法的使命。研究结论:在不损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扩张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空间,赋予其流转的自由。实现权利自由与限制的适度平衡应是该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乡村观察手记(十六) 制度安排应当追随农民的脚步 [J].
赵树凯 .
中国发展观察, 2006, (08) :44-46
[3]   中国农民的经济理性与农村政策的选择 [J].
马小勇 ;
白永秀 .
贵州社会科学, 2006, (04) :27-31
[4]   公权与私权的博弈:行政许可设定的法哲学思考 [J].
张芳 .
政法论丛, 2004, (04) :19-22
[5]  
当代财产权的公法与私法定位分析[J]. 梅夏英.人大法律评论. 2001(01)
[6]   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J].
折晓叶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3) :66-78
[7]  
从德国民法百周年说到中国的民法典问题[J]. 谢怀栻.中外法学. 2001 (01)
[8]  
当代中国农村法律发展道路探索[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郑永流著, 2004
[9]  
资本主义的起源[M]. 商务印书馆 , 厉以宁著, 2003
[10]  
美国法律史[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伯纳德·施瓦茨(BernardSchwartz)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