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与民主财政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被引:9
作者
冯俏彬
机构
[1] 财政部科研所
关键词
阶级性; 契约; 马克思主义; 民主财政; 思想体系; 公共财政论; 财政立宪主义; 社会契约论; 公共性; 国家学说; 无阶级社会;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05.04.003
中图分类号
F810 [财政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以张馨发表在1997年第1期《经济学家》上的《论公共财政》为标志,公共财政论在中国正式作为一种财政理论走到历史的前台,并从出生伊始,就处于和其它财政流派——其中又主要是“国家分配论”——的激烈论战中。归纳起来,各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财政和财政是什么关系?主要观点是认为公共财政是public finance的英文直译,与我们惯常使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契约性、公共性与公共财政 [J].
宋德安 .
财政研究, 2003, (01) :18-20
[2]   否定之否定:人类社会公共财政发展的历史轨迹 [J].
贾康 ;
叶青 .
财政研究, 2002, (08) :2-9+78
[3]   “国家分配论”与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J].
邓子基 .
当代财经, 1999, (05) :4-7
[5]   论公共财政 [J].
张馨 .
经济学家, 1997, (01) :95-102
[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共财政建设[N]. 项怀诚.人民日报. 2003
[7]  
政府论两篇[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英)约翰·洛克(JohnLocke)著, 2004
[8]  
财政本质问题论文选[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编, 198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