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及演替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张堰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关键词
高原鼢鼠; 高寒草甸; 群落特征; 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837 [啮齿目];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 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双子叶植物在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百分比的对数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草地次生植被面积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土丘覆盖植物的恢复速率则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增加而显著地降低。植物群落组成的种数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单子叶植物重要值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双子叶直根类植物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双子叶植株内含次生化合物的物种重要值则与种群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捕杀高原鼢鼠后, 禾草类、莎草类重要值上升, 植物地上生物量增加不显著( P> 0-05) , 但禾草类增加极显著(P< 0-01) 。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鼢鼠土丘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种的生态位分析 [J].
王刚 ;
杜国祯 .
生态学杂志, 1990, (01) :3-8+16
[3]   木格滩地区中华鼢鼠的分布及其对草场植被的影响 [J].
萧运峰 ;
梁杰荣 ;
乐炎舟 ;
谢文忠 .
兽类学报, 1981, (01) :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