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沿海若干活动断裂带的比较构造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虎男
吴堑虹
机构
[1] 广东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断裂带; 活动强度; 构造特征; 钦州; 地质时期; 断层带; 构造带; 地史时期; 动力变质岩; 构造岩; 构造研究; 华南;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1.01.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华南沿海地区进行了地面地质调查和显微构造研究,从而对华南沿海的深圳-五华断裂带,吴川-四会断裂带,合浦-北流断裂带和钦州-灵山断裂带的形态参数、性质、活动期次、活动方式及其变换等进行了比较构造研究,并对某些断裂的近期活动的幅度和速率作了概略的估算。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断裂的规模越大,它们的活动性越强。但是,对于同一条断裂带,由于边界条件的差异。沿带的活动强度是不一致的。这种差异还导致各断裂带的活动强度和活动方式、期次在时间上的不同步。至于破坏性地震的发生。除了它们在断裂带上所处的特定的构造部位外,介质条件与其密切相关的变形特征,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台湾及闽粤沿海一带板块碰撞及地震屏护区的形成 [J].
张虎男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5) :523-534
[2]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在香港地区的表现 [J].
黄玉昆 .
华南地震, 1984, (02) :12-19
[3]  
断裂构造岩带的划分[M]. 科学出版社 , 孙岩, 1985
[4]  
深圳地貌[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黄镇国等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