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震旦系贾园组的风暴沉积

被引:40
作者
李壮福
郭英海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关键词
徐州地区; 震旦系; 贾园组; 风暴沉积; 丘状交错层理; 风暴流内碎屑灰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徐州地区震旦系下部的贾园组具有丰富典型的风暴沉积标志 ,包括各种冲刷 -充填构造、丘状交错层理、碎屑流沉积、粒序层理及卷曲层理等。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及室内研究 ,根据风暴沉积标志的组合可划分出 6种风暴沉积序列类型。其中 ,类型Ⅰ为具粒序层理的薄层含粉砂灰岩 ,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以下的远源风暴浊流的末梢 ;类型Ⅱ以渠模与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为特征 ,出现在风暴浪基面与晴天浪基面之间 ;类型Ⅲ为风暴流成因的碎屑流沉积内碎屑灰岩与底面的冲刷沟槽、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 ,是形成于晴天浪基面附近的槽道碎屑流型风暴沉积 ;类型Ⅳ为具颗粒流沉积特征的内碎屑灰岩与冲刷面构造及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 ,丘状纹层段中常见卷曲层理 ,形成于滩前陆棚斜坡的上部 ;类型Ⅴ为夹于湖相薄层灰岩中的鲕粒砾屑灰岩 ,为风暴水流冲越鲕滩 ,在滩后湖近滩一侧的风暴沉积 ;类型Ⅵ为湖相风暴岩 ,由冲刷面构造、薄层内碎屑灰岩及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 ,顶部具晴天沉积。各种序列在垂向上叠置 ,构成向上变浅序列。风暴沉积的研究对于深化区域古地理及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地台震旦纪-早古生代地震节律 [J].
乔秀夫 ;
李海兵 ;
高林志 .
地学前缘, 1997, (Z2) :159-164
[2]   风暴沉积、风暴岩的研究现状 [J].
马永生 ;
仲力 .
地质科技情报, 1990, (03) :9-14
[3]   东濮凹陷西部湖相风暴沉积的初步研究 [J].
姜在兴 ;
赵澂林 ;
刘孟慧 ;
袁政文 .
沉积学报, 1990, (01) :107-114
[4]   皖北震旦系张渠组风暴沉积——向上变浅的碳酸盐沉积序列 [J].
乔秀夫 ;
邢裕盛 ;
高林志 ;
尹崇玉 ;
岳昭 ;
刘桂芝 .
地质学报, 1989, (04) :297-309+383
[5]   中国末前寒武纪古地理格局 [J].
乔秀夫 ;
马丽芳 ;
张惠民 .
地质学报, 1988, (04) :290-300
[6]   东濮凹陷沙三段的风暴沉积 [J].
张金亮 ;
寿建峰 ;
赵澂林 ;
袁政文 .
沉积学报, 1988, (01) :50-57+135
[7]   华北古浅海碳酸盐风暴沉积和丁家滩相序模式 [J].
孟祥化 ;
乔秀夫 ;
葛铭 .
沉积学报, 1986, (02) :1-18+130
[8]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刘宝;曾允孚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