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克拉通盆地演化与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油气系统

被引:55
作者
刘和甫 [1 ]
李景明 [2 ]
李晓清 [3 ]
刘立群 [4 ]
李小军 [3 ]
胡少华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4]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克拉通盆地; 油气系统; 旋回式; 相变式; 古隆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克拉通盆地,如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下伏有裂谷或坳拉谷,说明克拉通盆地随超大陆裂解而发育,其后,克拉通盆地随超大陆拼合而上叠前陆盆地。前期热沉降环境诱发良好烃源岩形成;中期发育完整碳酸盐—蒸发岩旋回,构成有利储层;晚期挤压环境形成盖层和上叠层,形成旋回式油气系统。在古隆起上碳酸盐台地构成有利的储集带,而发育在斜坡和半深海盆地中的浊流沉积提供有效烃源岩,形成相变式油气系统。碳酸盐岩储集层结构类型由3种主要因素所控制:沉积作用、海平面升降作用与构造作用,由此形成孔隙、溶洞和裂缝3种基本原型。可进一步构成:孔隙—溶洞型;溶洞—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
    马永生
    牟传龙
    郭彤楼
    谭钦银
    余谦
    [J]. 地学前缘, 2005, (03) : 179 - 185
  • [2]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金之钧
    [J]. 地学前缘, 2005, (03) : 15 - 22
  • [3] 盆地-山岭耦合体系与地球动力学机制
    刘和甫
    [J]. 地球科学, 2001, (06) : 581 - 596
  • [4] 鄂尔多斯地块早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王玉新
    [J]. 地球科学, 1994, (06) : 778 - 786
  • [5] 天山两侧前陆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刘和甫
    梁慧社
    蔡立国
    夏义平
    刘立群
    [J]. 地球科学, 1994, (06) : 727 - 741
  • [6]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刘和甫
    梁慧社
    蔡立国
    沈飞
    [J]. 地质学报, 1994, (02) : 101 - 118
  • [7] 川鄂一带二迭系—三迭系碳酸盐沉积特征及其儲集岩类型
    刘和甫
    [J]. 地质学报, 1964, (01) : 51 - 64+67+65
  • [8]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马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 [9]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汪泽成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 [10]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杨俊杰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