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封锡清 [1 ]
高杰 [1 ]
渠敬明 [1 ]
周亚 [1 ]
王虎 [1 ]
景华 [2 ]
机构
[1] 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胸外科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骨髓干细胞;
D O I
10.16571/j.cnki.1008-8199.2007.04.013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心肌梗死区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CABG+BMSC移植组(移植组,n=10)和CABG组(对照组,n=10)两组。对照组只行CABG,移植组在CABG的同时用制备BMSC悬液在梗死区域作多点局部注射。术后两组均随访4周和8周,观测左心室功能和梗死区域的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以及血供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第4周心功能有所改善,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改善明显(P<0.05)。移植组第4周,心功能参数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梗死区域节段性室壁运动改善;QRS记分明显降低,而且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核素灌注断层显像(ECT)放射性核素缺损区显著小于术前,且小于对照组(P<0 05)。结论:CABG改善了心肌的血供情况,BMSC移植则有效地缩小了梗死坏死区域,改善了节段性室壁异常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4+387 +3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 [J].
王燕 ;
张运 ;
张梅 ;
安丰双 ;
姚桂华 ;
仲琳 ;
孙文宇 ;
丁士芳 ;
张鹏飞 ;
王荣 .
中国临床医学, 2004, (03) :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