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与价值探讨

被引:7
作者
何成兵 [1 ,2 ]
机构
[1]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2] 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
“赔钱减刑”; 赔偿可从(减)轻; 谦抑性; 社会危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由一起案例引起的"赔钱减刑"的争论一度如火如荼。但如果客观冷静地了解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法官作出判决的前提依据,就会发现"赔钱减刑"的说法欠缺科学与公允。它实际上是赔偿民事损失可以在刑事量刑上予以从轻或减轻考虑的一种行刑理念,可定义为赔偿可从轻或减轻原则。这种理念从合法性角度考察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从合理性角度考察赔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从轻或减轻处罚合乎常理。当然,赔偿可从(减)轻原则需要相应的规定加以规范才具有可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刑法谦抑性之价值蕴含 [J].
张颖杰 ;
李茂华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4) :557-563
[2]   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对立统一以及刑法的优先选择 [J].
曲新久 .
法学研究, 2000, (02) :20-33
[3]  
刑法哲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著, 2000
[4]  
刑法格言的展开[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1999
[5]  
从最后手段性反思法人犯罪 .2 朱薛峰. 福建省法学会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