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1993~2007年寿光市农村居民死因资料分析
被引:9
作者:
郭秀芳
任坤岭
王明儒
李君
李慧
李晓静
机构:
[1] 寿光市卫生防疫站
来源: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
期望寿命;
变化趋势;
D O I:
10.16406/j.pmt.issn.1672-9153.2009.11.003
中图分类号:
R195.3 [寿命的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摸清寿光市农村居民全死因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掌握死因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明方向。[方法]对寿光市1993~2007年农村居民死亡进行分析。[结果]1993~2007年,累计监测2 491 042人次,死亡17 071例,死亡率(/10万)为685.29(男性765.57,女性为603.14,各年为644.85~819.35);标化死亡率(/10万)为491.94(男性为527.15,女性为451.88,各年为410.76~729.17)。1993~2007年,粗死亡率上升的死因是内分泌营养代谢类疾病、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下降的死因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先天畸形、围产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和精神疾病、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全部居民由1993年的70.12岁上升到2007年的77.96岁。其中男性由68.43岁上升到76.17岁,女性由71.89岁上升到80.21岁。去掉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死亡后,1993年的期望寿命分别为73.81岁、72.90岁、72.78岁、71.76岁,2007年分别为86.68岁、80.25岁、80.91岁、79.63岁。[结论]15年间寿光市农村居民的粗死亡率基本持平,标化死亡率明显下降,前4位主要死因1993年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与中毒,2007年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引用
收藏
页码:1139 / 1142
页数:4
相关论文